党的宣誓仪式由入党仪式发展而来,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教育方式和优良传统。历史经验表明,好的学习载体不仅承载学习主题,浓厚学习氛围,促进学习者思想情感交流,还可以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凝聚力和创新力。当前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贯彻落实好这些新要求、新特点和新规则,各地各级党组织不但要对学习教育系统谋划,统筹实施,还必须结合实际,用活用好各类学习载体。党的宣誓仪式就是这样一项历久弥新、功能独特的优良载体。
一、党的宣誓仪式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庄严而神圣的宣誓仪式教育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早在建党初期,我们党就吸取外来经验,把宣誓仪式应用到党组织发展中,就新党员加入党组织必须经过入党仪式做出规定。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随着我们党不断发展和壮大,入党宣誓仪式也经历了酝酿、试行、初具模型和发展成熟的漫长历程。1982年党的十二大,我们党把“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写进党的章程,并统一规定了誓词内容,标志着入党宣誓仪式从教育形式发展为必经程序。此后,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党章都重申了这一规定,确立了入党宣誓仪式应有的历史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为丰富党组织生活,拓展党员教育形式,许多党组织经常带领党员到革命圣地、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参观学习,举行宣誓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党组织活动。这就使入党宣誓仪式的内涵、功能和适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党的优良传统也得到发扬光大。
二、举行党的宣誓仪式意义重大
仪式通常是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方式,通过运用场景、音乐、誓词等多种手段,在视觉、听觉、感觉上营造特定情境,激发参与者的体验和行为,实现积极的教化功能。党的宣誓仪式,既具有仪式的一般特点和功能,也具有鲜明的党性,在党员干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仪式具有讲述历史、昭示和传递精神价值的功能。仪式是社会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记忆。仪式的象征性,还可以从深层次上揭示社会群体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参加党的宣誓仪式,党员干部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聆听先辈诉说,既增强感性认识,又经受心灵洗礼。党员干部共同回顾党艰苦卓绝、励精图治的奋斗历程,重温“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可以增强对党的纲领、党的章程、党的性质的深刻领会;可以激发对党的热爱之情,端正思想,矫正方向,纯洁入党动机;可以“补钙健体”,夯实信仰,坚定理想信念。
(二)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锤炼党性和作风。仪式具有升华思想情感、强化实践导向的功能。仪式是一种群体性、公开性宣示,能够唤醒、引导,也能够升华、强化思想情感。仪式凸显群体规范,约束群体行为,强化了集体和个体的实践导向。参加党的宣誓仪式,党员干部置身于庄严和神圣的氛围中,重温誓词中关于履行义务、严守纪律、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等内容,既体现了党组织对党员重申各项要求,严明党纪党规,强化党员承担的政治责任,又体现了党员对照誓词,回顾检视自己向党做出的庄严承诺和履约践诺情况,唤醒和升华党员意识宗旨意识,锤炼党性和作风。
(三)凝聚全面建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仪式具有统一成员步调,促进社会动员的功能。仪式能够帮助社会成员克服消极负面情绪和心理,注入勇气毅力资源;从正面激发心理潜能,转化为精神动力。仪式还能够增强成员之间的内部认同,凝聚社会群体向心力。参加党的宣誓仪式,党员干部被庄严肃穆的场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深深鼓舞,内心崇高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党员干部间感情浓厚,联系紧密,互相鼓舞互相支持,增强了克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的信心和意志;党员自觉融入党的组织,对党更加信赖,增进了党内团结;心理潜能得到全面激发和升华,汇聚起筑梦圆梦、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当前基层党组织举行宣誓仪式的概况和短板
近年来,宣誓仪式已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据笔者在河北省辛集市调查,宣誓仪式作为一种党员教育形式,深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欢迎。目前辛集市既有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在特殊纪念日或特定场所开展的分散性、经常性宣誓活动,也有市委统一开展的集中性、全市性宣誓活动。两类宣誓活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调研发现,当前的宣誓仪式还存在四个亟待提升的短板。
(一)时间节点要恰当。调研中,党员干部说,“参加宣誓仪式很激动、很振奋,好像回到了刚加入党组织参加宣誓一样。我们党应该有自己的仪式。”“在重要纪念日、活动日举行宣誓仪式,很有必要。”鉴于此,基层党组织举行宣誓仪式,选择时间节点是重要的环节。时间节点选择恰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程序环节要规范。调研发现,应加强宣誓仪式的统一规划组织,规范程序环节。交通局、住建局严格按照举行仪式前规划的实施方案进行操作,态度认真,组织严密,加入奏《国歌》、奏唱《国际歌》等环节,庄严神圣感强,普遍反映成效显著。而少数单位简单以列队活动、宣读誓词作为仪式程序,缺少氛围营造,实际效果就打了折扣。
(三)首尾呼应相衔接。调研发现,把宣誓仪式和党章学习、讲党史国史、志愿服务、主题征文等相关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启动→宣誓强化→服务跟进→交流收尾”的系列化、系统化活动格局,首尾呼应衔接,可以强化和放大教育成效。交通局构建了“宣誓仪式+书记讲党课+感想体会征集”模式,卫生局构建了“宣誓仪式+义诊志愿服务”模式,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形式主义要规避。调研发现,个别农村党组织看不清仪式教育的重要性,带着“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的心态组织活动。现场秩序散乱,纪律松弛,使宣誓活动流于形式。这种活动不仅收不到教育效果,反而给党组织形象和向心力造成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