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救亡图存 走向解放 奔向富强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英文名称: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总 学 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8)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
授课对象:全院统招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推荐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沙健孙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参 考 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1960年,1961年。
《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编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
《中国近代史》,范文澜编著,人民出版社,1955年。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编著,红旗出版社,1983年。
《毛泽东生平研究70年》,周一平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国现代史》,魏宏运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国现代史》,陈廷湘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徐矛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晚清社会思潮研究》,郭汉民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中国档案事业史》,周雪恒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 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
2. 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3. 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
4.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专题一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对应“纲要”第一----三章)
【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以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特征,并使学生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和两大历史使命,熟悉1840-1919年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和历史主题。使学生正确了解中国近代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9学时+实践2学时
【实践项目】角色转换、情景再现类(如“精彩一课”、“历史剧场”等实践活动);观视频资料类(如“佳片有约”“爱国主义电影展播”等)
【具体教学内容】
模块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对应上编综述及第一章内容)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在鸦片战争前中西方之间的差距和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特征,了解外国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到外国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从而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2)西方列强的侵华行径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问题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思考与练习】
1.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模块2: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对应第二章内容)
【目的要求】通过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掌握其意义和经验教训,为以后的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评价太平天国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2)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的评价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失败原因
2.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思考与练习】
1.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教训?
模块3: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对应第三章内容)
【目的要求】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分析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与结局,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掌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熟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资产阶级改良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2)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正确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 教学难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能救中国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思考与练习】
1.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2.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 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了?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4.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专题二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对应第四---七章内容)
【目的要求】本专题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时代背景,掌握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三种政治力量与三种建国方案的主要内容,以及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选择和两个中国的命运,了解外国在华资本垄断地位的形成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膨胀,以及民族资本所面临的困境;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历史线索。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9学时+实践2学时
【实践项目】典章文集阅读类(如“读书报告会”、“名作赏析”等实践活动);观视频资料类(如“佳片有约”“爱国主义电影展播”等);主题征文比赛及历史论坛等
【具体教学内容】
模块4:开天辟地大事变(对应中编综述及第四章内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掌握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使学生熟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2)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人们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思考与练习】
1.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模块5: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对应第五章内容)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掌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熟悉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在其中做出了杰出的重大贡献。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问题(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2.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思考与练习】
1.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3.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模块6:抗日战争的胜利到共和国的成立(对应第六、七章内容)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路线,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了解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关键时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为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前途;掌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熟悉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及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2)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历史过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用与意义。(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及其斗争。(4)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及其政治主张,从而认识第三条道路所主张的“中间路线”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2. 教学难点:(1)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正确的历史选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思考与练习】
1.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专题三 辉煌的历史进程(对应第八---十章)
【目的要求】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以及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经验;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过程有总体的了解,熟悉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体系。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4)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2.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模块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对应下编综述及第八章内容)
【目的要求】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懂得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掌握中国要实行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熟悉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中国以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2. 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思考与练习】
1.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模块8:社会主义建设从曲折到新时期(对应第九、十章内容)
【目的要求】了解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探索中曲折的表现及原因,懂得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掌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展开进程;熟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战略目标,掌握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探索中的严重挫折 (2)历史的伟大转折
(3)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4)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2. 教学难点:巨大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思考与练习】
1.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三、集中教学实践内容
1.实践项目一:爱国主义知识竞赛
【实践目的要求】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时间组织和协调能力,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会运用历史知识认知和感悟生活。
【实践方法与手段】教师指导组织学生报名参加,由《邓小平理论协会》协作组织以专业和院系为级别的初赛;决赛阶段课程组老师同意参加评判,评选出比赛名次,并上报学院给予一定奖励。
【教学时数】4学时
1.实践项目二:面试考核
【实践目的要求】考核学生充分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础知识的情况,改革传统而单一的考核模式,科学评价学生,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会运用历史知识认知和感悟生活。
【实践方法与手段】教师根据平时表现组织学生报名参加,课程组老师确定面试内容意参与评判,评选面试学生名单,该生本课程免试。
【教学时数】4学时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序号 |
章节教学内容 |
学时 |
|||
理论 |
实践 |
其他 |
合计 |
||
1 |
专题一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
9 |
2 |
|
|
2 |
专题二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9 |
2 |
|
|
3 |
专题三 辉煌的历史进程 |
6 |
4 |
|
|
合计 |
|
24 |
8 |
|
|
四、说明 |
|
|
1.教学内容上,在尊重原有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专题式、模块化构建,体现史论结合。全部教学内容分为3个专题,8个模块,专题之间、模块之间也具有关联性,这使整个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的比重,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2.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和专题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探索,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具体教学方法如对话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演讲式教学、辩论式教学、角色互换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调研式教学、现场交流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用,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结论自助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养成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3.考核评价上,“重学习态度,重学习过程表现,重综合素质表现”。考核学生在专题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表现,同时采用多种灵活形式进行,如面试、课堂演讲、口头陈述、社会实践报告、卷面考试、写论文等,主要考察学生对该专题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知识运用能力。
4. 实践教学为课程组统一实践,具体实践项目的实施时间、内容、课时由课程组统一决定。
教学副院长: 系主任: 制订人: 尤月兰
2015 年 12 月23日